枝江是個產(chǎn)好酒的地方,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今天,我想與大家說說我父親的枝江酒情結(jié),說說我父親的釀酒人生。
我們的老家在枝江市江口鎮(zhèn)(縣改為馬家店街道江口社區(qū))。父親一生都在與酒打交道。聽爺爺說,父親出生在酒坊。當年爺爺開酒坊,奶奶燒火蒸酒,一天奶奶突然臨盆,在灶前生下了父親。父親的童年和少年是在爺爺酒坊里度過的。
江口雖小,可釀酒的歷史很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嘉慶二十二年的“謙泰吉”槽房作坊,有百年歷史。后來據(jù)爺爺講,高峰時期,小小的江口鎮(zhèn)上有幾十家酒坊。1949年7月江口解放后,“謙泰吉”改名為“維生公”糟坊,意思是維護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公有制經(jīng)濟之意。
1970年代,20歲的父親子承父業(yè),在江口鎮(zhèn)上的柳樹巷開了家酒坊。每到秋季高粱收獲季節(jié),父親將收割脫粒后的高粱洗凈蒸熟,然后摻入酒引發(fā)酵。經(jīng)過一周左右時間,父親便選個吉日,支起特制的制酒鍋爐,把發(fā)酵后的高粱倒入制酒桶內(nèi),蓋上蓋子,在爐膛里用柴火旺燒。蓋子上端呈“U”型,像個冷卻池,有涼水不斷沖入。桶側(cè)有兩個孔,一個孔排冷水,另一個孔流出來的就是酒液,香氣四溢。剛出爐的酒呈白色,父親在酒入壇時,常會放進兩三根高粱桿。高粱桿是紅色,浸泡后,白酒就變成了紅色。于是,一壇上好的高粱酒就釀造成功了。
父親釀的酒是不能自己私自賣的,必須交由公社的供銷社統(tǒng)一銷售。那時買什么都憑票,買酒也不例外。每年春節(jié),五口以上人家可憑票到供銷社買二斤酒,五口以下人家只供應(yīng)一斤。父親的一個朋友兒子結(jié)婚,私下里找父親買了三斤高粱酒,被人舉報后,父親不但被罰款,還被當著“資本主義尾巴”游街示眾。后來,父親因?qū)ν.a(chǎn)鬧革命說了幾句牢騷話,被打成右派遭到批斗,直到“四人幫”垮臺后才平反?,F(xiàn)在,每當談起父親的不幸遭遇,他總是一笑了之,父親說:“糧食不釀不成酒,人非磨難不優(yōu)秀。唐僧西天取經(jīng)還有九九八十一難,你爹這點難算啥呢?”父親這種對待苦難的豁達態(tài)度,令人敬佩。
父親釀酒技藝高超,釀制的酒甘冽香醇、滑潤爽口,深受人們喜愛。當時江口鎮(zhèn)上的酒坊不少,人們到供銷社買酒,一聽說是父親釀的“鳳城老窖”酒,往往爭先恐后,一搶而空。
浮生一片草,歲月催人老。如今,父親已80高齡,在眾多的酒類中,仍然鐘情于“枝江大曲”“枝江小曲”酒系列,什么百年枝江、楚天神韻、老枝江、真年份……每天都要喝兩盅。父親喝酒很慢,慢慢品咂半天。與其說是喝酒,倒不如說是在品酒,品人生,品生活,品過去的艱辛和輝煌。受父親的影響,耳濡目染,使我對枝江酒也有了深刻的感悟。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傳承千載,這些都離不開釀酒人,他們仿佛一生都是為酒而活,一輩子都在和釀酒打交道。對于他們而言,一生只專心做好一件事情——釀酒,這似乎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就像我的父親,從20歲開始釀酒,一直到60歲退休,現(xiàn)在老了,還經(jīng)常拄著拐杖到枝江酒廠去看看、轉(zhuǎn)轉(zhuǎn),時不時買兩瓶枝江酒回家品品,與酒結(jié)緣一輩子,打交道一輩子。
作為酒文化的傳承者,作為一名釀酒人,一生一世,千杯千盞,盡在不言中。我總認為,釀酒不僅僅是一門技術(shù),更是一門藝術(shù),需要時間和匠心,離不開執(zhí)著與追求。一杯回味悠長的枝江酒,不知包含著多少釀酒人的辛勞付出。父親常對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做酒先做人,品酒應(yīng)品心。”酒是踏踏實實、一絲不茍釀造出來的,來不得半點馬虎和懈怠,這也許就是像我父親一樣的釀酒人的匠心吧!
我雖不會釀酒,但小時候是在父親的酒坊里長大的,親眼目睹了父親釀酒的過程和艱辛。胸前火燒熱,背后風吹寒,額上汗津津,兩腿晃悠悠——這是父親釀酒的真實寫照。世人只知飲酒歡,哪知釀酒這般難。如今,也許很少有人了解古法釀造枝江酒的艱辛,記得我們枝江過去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句諺語:“世上三般苦,打鐵釀酒磨豆腐?!币黄恐?,不知凝聚著釀酒人多少心血和汗水。釀酒人是苦行僧,釀酒就是修苦的過程。記得父親當年釀制枝江酒,一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酒坊度過的,在40度的高溫下忙活,汗流浹背,凌晨四點起床,晚上十點收工,披星戴月,起早貪黑,拿著鐵鍬一遍遍拌料,推著小車一次次運渣,特別是在上料的時候,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必須一口氣完成,忍著高溫,擦著汗水,忙碌在蒸汽繚繞的酒坊里。即使這樣,父親也沒有打退堂鼓,相反他對釀酒工藝精益求精,以釀造高質(zhì)量的枝江酒而自豪。父親常說:“人生好比一杯酒,世間百味都嘗夠?!?/span>
粉粹“四人幫”后,父親進入由枝江輕工業(yè)局領(lǐng)導和主管的“枝江酒廠”工作,成了一名正式的釀酒工人,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1998年退休。為了保證枝江酒的質(zhì)量,父親同其他工人一道,不怕苦和累,認真對待每個細節(jié),每道工序,嚴格按照生產(chǎn)工藝流程操作,優(yōu)質(zhì)的枝江酒在工人們的辛勤勞動下,源源不斷地釀造出來。無論嚴寒酷暑,不管春夏秋冬,他們就這樣默默地奮斗著,奉獻著,在釀造美酒的同時,也在為人們釀造幸福生活,釀造快樂時光……這便是那群執(zhí)著于枝江酒的淳樸的釀酒人!
一個品酒大師不一定會釀酒,但一個釀酒大師一定會品酒。就像我父親,只要聞一聞酒香,看一看酒色,就能知道酒的質(zhì)量好壞。就拿現(xiàn)在市場上不同品牌的枝江酒來說吧,父親只要品一品,就能辨別出多少度,存放了多少年,甚至能辨別出是用我們本地的糧食釀出來的還是用其它地方的糧食釀出來的。這種本領(lǐng),是靠父親幾十年如一日練出來的。父親告訴我,現(xiàn)在“枝江大曲”酒的釀造工藝,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九八七”,即一年一個生產(chǎn)周期,二次下料,九次蒸煮,八次攤晾加曲,七次取酒。再陳貯三年以上,勾兌調(diào)配,然后再貯存一年,使酒質(zhì)更加和諧醇香,綿軟柔和,方準裝瓶出廠,全部生產(chǎn)過程近五年之久。
這些程序看起來簡單,跟著師傅都能學會,但其中的細節(jié)和法門,還得靠自己一輩子去領(lǐng)悟,去揣摩。這是一個既辛苦又漫長的過程,它考驗的是釀酒人的耐心和悟性。一個優(yōu)秀的釀酒師,要經(jīng)過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領(lǐng)悟和揣摩,才能慢慢開竅。
父親打了個比方,釀酒就像孕育生命和創(chuàng)作藝術(shù)品,配料、潤料、蒸煮、發(fā)酵、取酒,釀酒時的每一道工序都要認真對待,一絲不茍,每一個步驟都滲透著釀酒人的情懷,每一次釀造都凝聚著釀酒人的心血。如果有朝一日釀酒人不釀酒了,那么這酒也許就少了些什么,最重要的是無法確保酒質(zhì)的穩(wěn)定。釀酒就像孕育生命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一般,沒有哪個母親和藝術(shù)家,允許自己的孩子和作品有任何瑕疵。
正是有著這樣一群像我父親一樣,平凡而普通的釀酒人,對工匠精神矢志不渝的堅守,對工藝流程的嚴格把關(guān),對古法手藝的敬畏和傳承,對釀造好酒的執(zhí)著和追求,才讓枝江酒聞名遐邇,譽滿全球,讓更多的人能喝到純正上品的枝江酒。
當你端著枝江酒,無論是“百年枝江”還是“楚天神韻”,無論是“老枝江”還是“真年份”,品味它的爽滑甘甜,贊美它的芳香四溢,稱頌它的醇厚濃烈,可你是否知曉這枝江酒背后釀酒人的故事?其實無論釀?wù)哌€是飲者,他們都在用一生的時光釀造生活,品味生活……
謹此,向父親致敬!向千千萬萬的“枝江大曲”“枝江小曲”釀酒人致敬!